当前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倡导的是尽可能让所有原材料和能源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个循环的流程中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的包装设计也应跟上时代,引入节约理念。本文就从食品包装为切入点,展开节约型社会中关于食品包装设计的两点思考。
首先来看包装设计成本的最小化。节约型社会是在肯定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因此要将节约理念引入食品包装中,就要提早进行成本预算,将低成本意识贯穿于包装设计过程的始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简化的生产程序、损耗最少的物流运输方式、最高利用率的回收手段为要求,满足消费市场要求,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减少包装设计的成本除了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从源头上进行合理控制以外,如何处理末端产生的食品包装废弃物也是减少成本的途径之。末端处理的主要方法有两点。一是再资源化,它要求把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后重新投入生产,形成一种物质循环式的资源利用模式。食品包装设计中常用的纸材、木材等就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末端处理。再资源化不仅减少了对原始资源的消耗,还缩小了最终废弃物填埋与焚烧等的处理规模;二是再利用,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即通过对生产余料、废料以及报废、淘汰物品的再利用来延长食品包装的生命周期。产品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再利用的问题,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培养食品包装再利用的习惯,尤其是一些便于再利用的食品罐头、盒子等。
其次来看影响节约型社会食品包装设计的综合因素。一是科学技术。食品包装保护食品的外观避免损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保护食品的质量。食品是具有保鲜期的,对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都有要求,实现食品安全保护和预期货架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因此包装设计的技术应跟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而转变,比如让包装运输变的更高效,回收利用更便捷,甚至让包装可食用。包装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好的包装质量,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还能开辟新的流通渠道,改善后续的回收利用。尤其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利用包装技术减少原材料的用量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大豆油墨、石头纸、可食性包装材料等新兴的食品包装设计材料都能降低包装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污染。例如以豆渣为原料的可食性包装纸,豆腐渣这种食物纤维无味无臭,在室温下可永久性保存,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溶解纸。加工溶解纸时,配以适当比例的山药、低聚糖等可增加黏性。这种可食用纸可放心接触食物,用水很容易将其溶化,是一种不用撕掉而可以食用的纸。食品包装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型技术,为节约型食品包装设计提供更为广泛的技术支持和更开阔的思路。
二是情感需求。包装设计的目的除了保护产品,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消费者需求有哪些呢?通常有三个层次:一是可以通过语言说明的外显需求,二是可以通过行为习惯观察到的潜在需求,三是非物质层面的情感需求。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包装设计几乎都能满足消费者的外显需求,即实用功能的完好;潜在需求是在观察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习惯以及遇到的使用障碍,通过设计让食品包装的使用过程更佳流畅,让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最后的情感需求来源于心理层面,现代生活节奏快、负荷重、人们心理压力大,归属感与安全感变弱,所以近年来“情怀”成为各个领域的关键词,怀旧和复古风潮来袭,消费者也乐于为此买单,食品包装设计随之也受到影响。
例如北京的传统饮料“北冰洋”就带着最初的包装设计进入消费市场,勾起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回忆。而“自然”也是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之一,环境日益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都增加了消费者对自然、单纯的产品的需求,在食品包装设计上适当加入肌理与质感,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同时通过包装亲近自然,通过肌理的触感提升消费者感官的感受,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RELATED INFORMATION
开创品牌的新时代。即刻与我们联系:021- 6922 3125